整理了一下自己2024的观影记录,全年共看了79部电影(包括院线观影49部),挑选了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作品,来分享一些个人评价与感受。给分非常偏颇,给高分(尤其满分)的唯一理由:电影在完成度很高的同时,带给了我极其特殊的情绪体验,或者带给我全新的思考与灵感。

按观影时间排序:


绝境盟约 / La Sociedad de la Nieve (4⭐)

非常工整的灾难片,理所当然没能摆脱这一类型固有的单调底色——落难者在生死边界的妥协与坚持,围绕它讲两个多小时,难免觉得冗长,好在电影把矛盾放在了「吃不吃同伴的尸体」上,为故事多加一层悬念,配合优秀的叙事节奏,还是能够全程抓住观众情绪。电影从工业角度的完成度也非常高,摄影与配乐都充满巧思,安第斯山脉的雄阔壮美与冷峻苍茫让人印象深刻。


哥斯拉-1.0 / ゴジラ-1.0 (4⭐)

影院初看给了3星,大和男子摇摆在「自毁」与「渴望被拯救」之间的拧巴劲儿被传递得很好。Netflix 上了黑白版之后重看了一遍,质感意外的好,与故事本身以及特效风格配合完美,遂加一星。


杀手 / The Killer (3.5⭐)

一部标准的Netflix流水线动作片,但在这个上限内,大卫芬奇导演加法鲨主演把电影的品味撑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,甚至能感受到和《搏击俱乐部》类似的超然、存在主义孤独气质。


坠落的审判 / Anatomie D’une Chute (4⭐)

在 Lincoln Center 初看时睡着了,只记住了丈夫 Samuel 电脑上一直放的那首音乐 “P.I.M.P.",后来才发现竟然是 50 Cent 的歌,还是某个德国 funk 乐队翻唱的版本,实在太符合这个角色了,一个教师、自认为很酷的作家 wanna be,从这个小角落你就可以感觉出,这是一部多么精心设计而让它看起来自然普通的电影。


亲爱的别担心 / Don’t Worry Darling (3⭐)

《楚门的世界》核心概念的拙劣再演绎,but florence pugh herself as a good actress makes it watchable.


太空孤航 / Spaceman (5⭐)

好像还没见到第二个给这部电影高分的活人。一部与科幻无关的科幻片,但也不是太空歌剧,无垠宇宙只是被借来当作一个没有他人的物理环境。电影把「孤独」作为一种情绪感受表达得细腻又有力,可能是我看过的电影里在这件事上做得最好的。


美国小说 / American Fiction (5⭐)

其实是上届奥斯卡的片子,我恰好在3月看了。绝佳的讽刺片,或者说元·讽刺片,这个世界迫切地需要好的讽刺片。


野兽 / La bête (3.5⭐)

「技术与人性」这种程度的 cliche 已经埋了无数文艺内容,最具代表性就是《黑镜》,即便如此,欧洲导演还是能给出别具一格、灵气十足的讲述。电影的视听语言及符号系统都非常先锋,以至于显得有些佶屈聱牙,技法并没有很完美地为主题服务,略有扣分。


怒火战猴 / Monkey Man (3⭐)

「印度版 John Wick」其实算是个中肯评价,而且我觉得也算是个褒奖。作为 Dev Patel 的处女作,完成度高得令人意外,从《新闻编辑室》就觉得他很灵光,我宣布他是我最欣赏的印度人。


美国内战 / Civil War (2⭐)

提这部主要是表达一个困惑:到底哪里好?人们经常说一部作品「野心大过能力」,在我看来这部的能力直接看不见了。


火星特快 / Mars Express (4⭐)

拥有《银翼杀手》、《攻壳机动队》精神内核的法国动画长片,同时也让我想起《PLUTO冥王》。虽然同为赛博侦探小说,这部在哲学内核的揭露上要更谨慎和内敛,喜欢这种 subtle 的处理方式。


怖谷鸟 / Cuckoo (4⭐)

hunter schafer makes me realize I am a queer


弟弟 / Dìdi (3⭐)

讲移民家庭代际问题,视角算不上多独特,完成度也一般,相比较于移民二代的生命体验,主角小孩儿青春期对自身的困惑、对自我在集体中角色的迷惘反倒让我更有切身体会。


逆岭 / Rebel Ridge (4⭐)

可能是「Netflix流水线动作片」这个分类的天花板,叙事敢于取舍,同时做到了精准和紧凑,甚至还具备现实意义。与中餐厅老板关于朝鲜战争的对话是今年所有电影中最棒的幽默。


共和国 / Republic (3⭐)

纪录片。当代 under-educated but over-sophisticated 文艺青年们,试图在鱼龙混杂的社会角落建立乌托邦并最终崩溃的故事,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时的观念在当代中国被反刍。

有很多的评论可以讲,多难得的片子,只可惜放映机会太少,错过了很难再看上。


不同的男人 / A Different Man (5⭐) 某种物质 / The Substance (3⭐)

这两部写过影评了,不单独再说。详见: https://jingtaixiongmeng.com/posts/


越和南 / Viet and Nam (4⭐)

一流的视听控制,简直是我脑海中黄锦树文字影像的实体化,迷人的镜头包裹住了导演的政治反思。战争的遗产如何以不同方式影响两代人的命运,已离开的无法找回,想离开的走不出去,矿洞,闷热黏腻的空气,困在煤矿,困在河的这一边,困在无法启齿的身份中,记忆和情感被非线性的剪辑交叠言说,在密林大雨中逐渐模糊。


风流一代 / Caught by the Tides (3.5⭐)

贾科长风格依旧,平缓的记录里藏着时代变化的拙刀,一下下割在跻身洪流的人物身上。故事中的人其实并不风流,甚至挺纯情,只有时代本身风流了,把裹挟其中的小人物挑逗玩耍一番,然后径自远走,留下一整代人在原地彷徨,刻舟求剑一般惦记那些往日美好,卡在新旧浪潮的夹缝里,流离失意。这样看来英文片名 Caught by the Tides 更加贴近影片的意思。


秘密会议 / Conclave (5⭐)

极其工整的美术与摄影,帧帧截图,一看是《西线无战事》和《梅尔罗斯》的导演,那就并不意外了。带着对宗教元素政治惊悚片的预期去观影,却意外被带入了一场非常真诚的讨论,关于信仰危机,关于在变动的世界中迫切寻求确定性 (between the certainty),看得出对其他诸多话题也想有所进攻,但受篇幅与类型限制,只做到了蜻蜓点水。Ralph Fiennes 极尽出色的表演是电影沉浸感的一大来源,也独自撑起了这个 “men in rooms” 故事的张力。

我私人的年度最佳。


像这样的小事 / Small Things Like These (3⭐)

schindler’s list but in ireland with cillian murphy

给爱尔兰英语下跪,在影院只听懂了大概 30% 的对话,好在故事本身并不复杂,用回忆硬凑出了双线叙事。导演可能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精华所在,疯狂地给 cillian murphy 怼大特写。


真正的痛苦 / A Real Pain (4.5⭐)

后劲很悠长的电影,看完的瞬间你就明白过来 a real pain 是在说什么,确实是超脱于文字描述之上的一种困境知觉。兄弟俩作为游客参观了祖母在集中营曾遭遇过的痛苦,彼此也只是各自痛苦的游客,We are all tourists in each other’s pain, even those we love. 一个关于痛苦的美丽故事。


夺命微笑2 / Smile 2 (5⭐)

导演给自己创造了这样一个作弊空间: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,什么是虚假的,没有规则。在这个空间内,他制造了一种极度紧张的观影体验,你像女主角一样每分每秒都在害怕——眼前的平静或者是糟糕是否只是幻觉,下一秒就要面对更加令人绝望的真实?《Smile 2》是一部让我看完时精疲力尽地倒在影院椅子上无法起身的电影,绝对是今年最优秀的恐怖片,成熟流畅的叙事,无懈可击的制作,血腥镜头与 jump scare 都使用得恰到好处,并且通过这种高度代入的情绪体验,让观众对影片想要触摸的严肃主题有了些许感同身受。


珀尔 / Pearl (3⭐) X (3.5⭐) 玛克辛 / MaXXXine (3.5⭐)

看完三部曲,Mia Goth 取代 Florance Pugh 成为我的新晋最爱女演员,一种古怪诡谲、天真热烈并存的美,恐怖片导演们爱她应该比我更深。


出走的决心 (4⭐)

真诚平实地把一个普通人故事讲好,便已经是如此吸引人,现今中国当真是文艺创作的沃土,满地都是素材。


好东西 / Herstory (5⭐)

反说教本身不罕见,难得的是以一种轻盈与可爱的方式反说教,电影里讲「不要玩他们的游戏」,是对社会规训的鲜明抵抗,但这种抵抗的展现,本身很容易成为另一种说教,这似乎是个互为囹圄的悖论,一种叙事陷阱,但《好东西》用喜剧将沉重的对抗包裹住,让它变得松软、好入口,配合对当代城市生活的负距离描绘,让目标观众群体 which is me 更容易共情。

想起李如一说过类似的话:在倡导某种主义或理念的时候,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漂亮,要让大家看到你的风光,然后才会产生相信和追随的念头,《好东西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,让你相信,「正直、勇敢、有阅读量」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志生活。


角斗士2 / Gladiator II (3⭐)

故事旨在合理化男性群体对罗马帝国的迷恋,乏善可陈,一如上一部。与前作的差距更多在演员与浪漫主义调性上的——Paul Mescal 很酷,但却是无法和2000年充满磁性的 Russell Crowe 相比肩,但那一整个世代已经过去了,你无法在当下再找到那样具有风味的演员,Ridley Scott 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导演,今天的他更愿意讨好观众,这种意图只改变了影片非常少的一些元素和设计,但连锁反应下却使其创作大幅度变形,像是愚蠢的双胞胎无法担任真正的反面角色,而需要将最终决斗抛给一个显然武艺不高明的弄臣,宏伟的故事只能结束于一个温吞的高潮。

当然,观众也不是2000年的观众了,如此跨越语境地评论创作者似乎不太公平。


阿诺拉 / Anora (3⭐)

叙事、制作、表演都在及格线以上,质量过硬的院线商业片……等等,金棕榈?what the fuck? 上一届金棕榈奖是同在这个总结里的《坠落的审判》。

顺便提一下这两部同样被叫好的电影: 小行星城 / Asteroid City (2⭐) 长腿 / Longlegs (2⭐)

我的评价也是 “what the fuck”


破·地狱 / The Last Dance (4⭐)

港片黄金时代的惊鸿回望,一些1949以来大陆文艺创作未曾能有的东西,略显骄傲却仍要坚持的「文气」,藏于市井面孔与凡人故事之下的内敛悲悯。


酷儿 / Queer (3⭐)

我被 「Daniel Craig 出演一个同性恋」吸引去观影,除此之外真是毫无亮点(或许 Nirvana 的歌也可以算),导演用非常大的力气为电影塑造一种很酷的风格,包括服装、配乐和超现实的画面,但结果只是暴露其想象力的平庸。


异教徒 / Heretic (3.5⭐)

来自《寂静之地》系列的导演,冲着这个看的。对宗教源流的一些 smart talk 算得上是亮点,但电影的完成度并不高,摄影、剪辑都缺乏推敲。结局落入俗套,以至于最后显得既不够惊悚,又不太深刻,整体平庸且沉闷。